校园网首页
【向张美云学习 做西迁精神传人】省级教学名师陈海峰:“希望学生学到的知识走上岗位就能用”
2018-11-07 15:42 文/新闻办 刘倩 图/机电学院 

【向张美云学习 做西迁精神传人】“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张美云同志是新时代西迁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我校“三创两迁”精神新时代传人的典型代表。宣传部开设【向张美云学习 做西迁精神传人】专栏,反映当前全校各级党组织、全校师生积极贯彻落实校党委《关于开展向张美云同志学习的决定》精神,学践“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新进展、新成效,不断掀起向张美云同志学习活动新的高潮。

1986年6月,从西北轻工业学院毕业,陈海峰被分配至西北轻工业学院机械厂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1999年,已经被评为高级工程师、担任技术副厂长的他却选择走上讲台,成为机电工程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师。谈及做出这个改变人生经历的选择时,陈海峰说:“工厂比较小,产品结构相对简单,我想做更多的事情,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更多的想法。”多年来的教学工作中,与其他“学院派”教师相比,陈老师最大的特色就是坚持把在工厂一线积累的大量工程实践经验运用到教学中,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一届一届的学生。

这名工程实践功底深厚的老师即便离开了工厂,也从未忽视工程实践在大学工程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连续多年来,陈海峰主动担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实习队长,不仅在车间为学生进行实习指导、现场讲课,还注重培养没有全职企业工作经历的青年教师通过工程实践增强经验和能力。带学生“下车间”时,陈海峰常常自信地告诉学生:“工厂里目之所及的设备中90%的问题,我都能解决。”此话一出学生们一片赞叹“老师可真厉害”,陈海峰抓住时机鼓励学生:“这对工科生并不是件难事,只要你们学好都能做到。”过控专业教学团队近年来引进了一批高水平博士,他们的理论功底厚实,但是缺乏教学与企业工程实践的磨炼。针对这种现状,作为专业负责人的陈海峰在生产实习中“一边教学生,一边教老师”,带领青年教师在深入企业工程实践中补短板、提水平。“在陈老师的帮助下,一路从学校走来的我也进入了工厂,在‘真刀真枪’的工程实践中对设备的研发与应用有了新的思考和研究。”2018“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王栋博士由衷地说。

“大学生如果不知道学的知识有什么用处,就难免会对学习产生懈怠情绪。”这是陈海峰老师在学生中常常念叨的一句话,也是他特别注重工程实践的根本原因。作为一名从事工科专业教学的老师,他坚信教学要以学生的产出为导向,学生能够把知识领会吃透、学以致用,这才意味着老师把书教好了。他教过的一名学生,有一天自豪地打电话向他报告喜讯:“陈老师,我的工资连升两级啦!”原来因为运用在陈老师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解决了几个关键性的技术问题,这名参加工作仅一年多的学生,现在在单位已经获得了很好的个人职业发展。这类来自学生的反馈是陈海峰最大的快乐,向来严肃的他谈及此眼中也荡漾着笑意:“事实是最好的印证,同学们一定要坚信,学校学的知识没有一个是用不上的。”

同样出于对工程实践的深厚理解,数据计算上的一点小错误、绘制图纸中的一点不严谨,陈老师都明察秋毫、绝不放过。他常说,这要是真用在工厂生产里,一点点小错误就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或者对生产设备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坏。故此,陈海峰的教学从来不是玩一玩、学一学、练一练,他都是实打实、来真的,一切以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根本。如此一来,也就不难理解,很多学生评价陈老师都会用到“严格”这个词,对此他也毫不讳言:“我不能看着学生不学习还对他们放任自流,我要是不要求,学生更不当回事。”比如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陈海峰从来不会让全班同学都做参数相同的一道题目,他会在具体的设计题目中给每个学生不同的参数,做到人手一题,题题不同。虽然这样做毫无疑问加大了他批改、讲解作业的工作量,也会被部分想偷懒的学生抱怨没法投机取巧,但是陈海峰坚守“一定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原则。“老师就是一个引路人,我要尽职尽责帮助他们建立规则意识,并帮助和引导他们按规则做好。”

在教学中,了解到大一新生由于入学前缺乏到工厂实地了解设备结构的机会,接受机械理论基础课程较为吃力,陈海峰心急如焚,他既不想用枯燥的理论浇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想帮助他们尽快提高工程基本素养。于是,过去主要给大三学生代专业课的陈海峰主动要求参与到本科低年级教学中去。他摒弃死抠课本的教学方法,从实践角度出发,随时留意将一些最新的机械信息和生活中的常见机械运用实例充实进自己的讲义。在赴美参观旧金山大桥时,他发现桥头展示的通过模型对斜拉大桥的科学原理解释非常好,就录影并做成生动的视频课件。厚积薄发,陈海峰从去年开始专门为大一新生开设了一门《生活常识与工业装备原理》的校级通识课。“做馒头的机器”与“金属加工做钢球的机器”有哪些共同的结构、原理?“金属熔化焊接与燃烧的蜡烛、冰雕制作”之间又有什么联系?新颖的问题一下子就勾起了学生们的求知欲,大家在陈老师的引领下,从生活中的一个个实例出发,揭晓蕴含其中的通用机械设备和常用工程结构的奥妙,不知不觉间就走进了机械工程的大门。看到学生们在课堂上专注投入的眼神和积极的互动,与张功学老师合作开发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力学与生活》的陈海峰,也给自己定下了下一个“小目标”——努力把《生活常识与工业装备原理》这门课打造成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

榜样的力量激励前行。在陈海峰老师的带动下,过控专业蓬勃发展,教学探索日益精进,在同类专业中率先进入全省工程教育认证自评阶段,并于今年10月接受了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场考查联合专家组的现场考查。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我希望能有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一起将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贯穿于日常教学中,培养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为学校发展尽一份力。”谈到此处,陈海峰目光坚毅。

新闻小贴士:

陈海峰教授,中共党员,工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负责人,陕西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力学与生活》,省级精品课程《工程力学》、《化工原理》主讲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并获得一等奖,使陕西科技大学在该项赛事中取得国家级奖项“0”的突破。多次指导学生参加相关省级比赛并获得一二三等奖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工程能力训练省级大赛并获奖多次;所参加的“果蔬干燥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与应用”获得2017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得发明专利20多项,2006年获得陕西省优秀发明人称号;发表论文30多篇。

(核稿:杜杨 编辑:刘倩)

关闭窗口

CopyRight© 陕西科技大学宣传部 版权所有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大学园区陕西科技大学 邮编:710021